来源:阜阳市教育局 更新时间:2016-11-23 09:32:38 围观:3401
2017年高考即将来临,现将阜阳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吴奇对2016年高考的分析以及对2017年高考迎考策略总结贡献给大家!
2016年是安徽省普通高考从自主命题回归全国I卷的第一年,为及时了解2016年高考有关情况,进一步搞好高中教学教研工作,在2016年高考结束后,阜阳市教科所九个高考科目的学科教研员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研讨,对2016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下一步教研工作思路进行必要调整,下面把2016年各学科试题总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2016年全国高考1卷试题特点:
(一)总体特点
“稳中有变、稳中求活,凸显素养”是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的突出特征,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可用“稳”、“变”、“活”三个字概括。
“稳”:体现在试卷构成、主要题型、考查要点三个方面,试题风格稳健,知识考查的模块分布基本稳定。在试卷在命制上,都保持延续了2014、2015的命题基本特征。在稳定形式基础上凸显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了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既有利于发挥全国高考的权威导向,又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复习备考。
“变”:体现在2016年各学科高考试卷均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联系实际、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加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对深化课程改革、引领学科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例如,语文学科变化之处让考生意外的是今年的漫画作文,虽然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在区分度上会非常的明显,学生的思维层次将会得以凸显。
人文学科上,立意上突出“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考试中时刻感受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为老师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实现教育本真。
理科方面,2016年的试卷注重创新题型设计,综合、灵活地考查学科素养。试题的问题情境更加丰富,设问方式更加新颖,既有利用应用生活情境、素材和语言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逻辑题,也有利用学科原理说明所采用方法合理的说明题。
“活”:体现在,命题在突出新课程标准的规定性的同时,也注重试题的灵活性,2016全国高考卷在稳定的形式下,透露出渐向灵活的变化。2016年的试卷注重创新题型设计,综合、灵活地考查学科素养。
例如,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对深化引领数学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等等。
再如,在2016年新课标全国第Ⅰ卷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花、高位虾池等知识,是教材中没有的也是日常学生学习中没有碰到的“新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做此类试题时有平稳的心态,仔细、快速地通过阅读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具体表现
1.立足高考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016年高考试题依据考纲要求,主体鲜明,重点突出。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问题的探究性,综合考查学生能力。
2、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
今年的试题,以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考查全面,“能力要求”层次性强。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大限度地考量学生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性。
3、注重情境化命题方式,体现新课标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念。
情境化命题彰显了能力测试的显著特点。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新问题,这种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试题的区分度,
2016年文综试题,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特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新情境题,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综合思考后才能作答。
理综合方面,取材于现代生活,素材新颖独到,模型传统经典,凸显了试题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物理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实现电路自动控制,联系实际,通过简化、提炼并巧妙构思,成为一个新颖物理模型,旨在考查考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的理解能力等。
4、显性考查社会热点问题,重视学科教育功能
2016年的人文试题不回避热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问题,加强与现实问题的链接,直接或间接地大面积考查一些重要热点问题,凸显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人文情怀与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 跃然纸上。
二、2016年反馈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考阅卷反馈信息,发现学生主观题不足:
文综
究其原因:部分学生答题思路混乱,观点不明。有的考生答案要点表述不准确,不使用学科用语。部分考生字体书写马虎潦草,行距小,不易辨认。
对策:夯实基础理论,理顺答题思路,增强理性分析,提高卷面美度。
思考:失分因素主要有三类:心理性;技术性;知识性,克服不利因素应加强训练和研修。
理综
第一:运用学科规律和知识书写不规范,没有用公认的公式和语言,而是随意用变形后的公式和说法,按照高考扣分标准是不得分的;
第二:答题不规范,必要的说明和叙述未交待,辅助的图像未画出,阅卷教师不知所云;
第三:试题解答的思路不清晰,书写过程混乱、勾勾画画、卷面杂乱,阅卷教师找不到得分点,造成劳而无功。
总体来看,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运用对应的物理知识处理,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在高考复习中多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得分意识,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着力点。
小结:总之,从答题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因素角度讲,高考的答案和评分标准,无疑对师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的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参考答案来看,养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统一的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2017高三迎考策略
(一)以考纲为导向
在高考复习中应认真研读《考纲》,今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也已经正式发布。尤其是2017年修订变化,打牢知识基础,有效解决高考“考查哪些知识和怎样考查知识”的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体悟中养成能力,选用哪些素材和怎样选用素材的问题,用心体悟高考改革发展新动向,倾心解决学生复习备考新问题。因此,我们只有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才能准确定位我们的教学理念。
(二)以考题为蓝本
1、研究核心考点。
比较不同年份的考查点,借鉴各地的考试内容
2、研究标准答案。
分析答案的内容来源,开发学生知识迁移、转换能力。
按照答案的组织形式,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明确答案的组织原则,整合知识体系。
3、研究规范答题技术
通过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得分意识。教学中要坚决摒弃题海战,所做的每一个题必须是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灵活性的题目,学生要注意做得精,做得少,做得活。要适当的做一些高考试题以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这些题都是重点知识而且也是经典题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重点,难点,把基础知识弄通弄懂,并能灵活运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严格要求作业和练习,养成规范答题意识,在平时习题讲解中,对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明确解题过程中那些是得分点,养成规范的公式格式、文字表述、准确严谨的语言使用等,从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三)以教材为依托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加强对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特别是高三一轮复习,必须重视教材的重要作用,不能完全依赖资料,放弃课本,许多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都在教材中间,甚至是以教材习题为母题或是进行改编的创新题。
高考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常规题,基础是重中之重,平时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从基础人手,在指导学生解习题时,不应单纯着眼于做出答案,而应致力于分析过程,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高考的重点始终围绕着学科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内涵和本义,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一些最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上。
(2)要在复习过程中重视知识网络的形成。通过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能够做到准确提取、灵活应用。
(3)要抓好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应用。通过分析比较,多角度辨析,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在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上下功夫。还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答题规范。题目越平稳,越考验考生的细心和答题规范。
(4)要提高迁移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高考题型通常会进行创新,紧密结合生产生活。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型题目,因此教学中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上一篇: 应对中高考改革 专家现场支招
下一篇: 高三一轮复习|专家告诉你如何高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