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升学直通车”需搭建“育人立交桥”

“升学直通车”需搭建“育人立交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6-08-13 16:04:56 围观:2443

  一体化育人机制要做好顶层规划,把握核心问题,制定合理举措,否则可能造成“我送你接”、单向传递、内部割裂的拼盘式办学局面。

  随着教育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北京市一些区县纷纷向传统基础教育布局“动刀”,进行诸多改革探索,出现“教育盟贯带”“学区制”“集群办学发展带”等教育热词。

 据媒体报道,2016年初,东城区提出将探索十二年一体化管理等联合贯通育人培养机制,新增3条优质教育资源带,增设3个教育集团。在此规划中,新建的九年一贯和对口直升校可以按10%和30%的比例,让“老生”参与对口直升,据统计共有1000多名学生通过对口入学方式“小升初”,约占全部人数的11%。2016年东城区还会继续加大对口直升比例,为未来实现“小升初”全部对口直升做准备。

 笔者认为,此举是基础教育领域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尝试,体现的是首都基础教育改革逻辑的转变。以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为起点,十余年来的改革主要依照“发展带动改革”的基本逻辑来推进,关注的是教育的“增量变化”,如开发新课程,配备新教师,研究新的教学模式等。十几年来,容易改的已基本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

要破解上述问题,必须拿出非凡勇气,敢于创新,这就要求改革逻辑必须从“发展带动改革”转向“改革带动发展”,从关注“增量变化”转向“存量改革”。十二年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索,就是一则典型案例。

 一体化育人机制与已有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共同形成了首都基础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双轨”。北京有一批同时拥有小学、初中和高中部的学校,一般被称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如景山学校、八一学校等。由于直通机制在初中升高中阶段往往无法实现,因此一体化育人机制的提出,客观上在贯通培养上铺设了另一条轨道,学生虽经历三个不同的学校,但是实现了100%的直通。

 一体化育人机制在努力弱化应试,尝试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弥合中考带来的学业裂痕,让学生得以从机械、重复的备考中解放出来。同时,因为不用“小升初”或“初升高”备考,学校在配置教育要素时,自然会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这对学校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无疑意义重大。

另外,一体化育人机制通过构建“升学直通车”,也在探索符合教育改革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一体化育人机制构建了“升学直通车”,消解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更能将“学校”视为自己的本质属性,而非“考校”,更容易构建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宗旨的规则体系和制度规章,更容易实现扁平化管理,突出核心业务。

 但同时必须警惕,一体化育人机制虽打通了升学渠道,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形成育人合力。要做好顶层规划,把握核心问题,制定合理举措,否则很可能造成“我送你接”、单向传递、内部割裂的拼盘式办学局面。所以,要想开好升学直通车,还需构建育人立交桥。

 构建育人立交桥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学生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但其核心素养很多是穿越学段边界的,只是达成度不同而已。因此,学校之间还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研讨,从中找出达成一致的要素。这些要素落到学生身上就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没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研究,共同的育人方向就难以达成共识。

 一体化育人机制意味着学校不再是关门办学,需要做好上下衔接,这可能会带来学校组织形态的变化和管理方式的调整。一座运转良好的育人立交桥,必然有良好的管理体制,学校必须应对好打通入口后的管理机制调整,优化运转机制,以保障育人合力的形成。总之,构建育人立交桥,开动直通车,踏上快车道,必须考虑一体化课程建设,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校管理机制的革新。


上一篇: 顾明远:教育领域里的悖论

下一篇: 从提前掐尖迈向长链条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