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6-08-17 09:36:53 围观:1664
推进“普职融通”是基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架起一座相互连通的立交桥。虽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和挑战,但致力于促进学生适切而全面发展的改革实验值得期待。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学生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发现,除了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外,多了一个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举办的普职融通实验班的选项,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可获得普职“二次分流”机会。据媒体报道,今年青岛首次试点普职融通实验班,在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所普通高中开展试点。报考普职融通实验班的学生,注册职业中专学籍。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可以参加普通高中学校组织的测试考核。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报市教育局审批后转入普通高中并注册普高学籍,学生在原学校获得的学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同样,河北省石家庄市从今年起,将在市属9所中职学校开设普职融通实验班。经过学期末的统一考核测试,在普职融通实验班中选拔不超过15%的优秀学生到所申报的普通高中就读,注册所申报的普通高中学籍。类似的改革实验在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多年,那么该如何看待各地开展的普职融通改革实验?其实际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从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看,普通高中侧重于升学教育,中职学校注重技能训练,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两者泾渭分明,但这样的功能划分也存在一定局限。普通高中学生缺乏专业技能,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尤其是对于那些读了普通高中而没能升学,念了中职而渴望升学的学生而言,这种局限性就更加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各地推进普职融通的改革实验日趋多样,改革步伐也不断加快。
从本质上讲,推进普职融通是基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打破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割裂状态,融通两种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架起一座相互连通的立交桥。很显然,这种融通应当是双向的,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中职学校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允许学生互相选修课程,这都是近年来地方开展的一些探索尝试。虽然建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新体系,探索创设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都还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和挑战,但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实验值得期待。
从现实角度看,推进普职融通也为学生“二次选择”提供了机会。从青岛、石家庄等地的改革实验看,凡进入附设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普职融通实验班,学生在高一年级下半学期还有一次分流选择的机会。那么,这样的“二次选择”是否会偏离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向?“二次选择”又是否只是一种单向通道?在笔者看来,这种普职融通实验班有别于一些中职学校单纯瞄准升学而举办的“普高班”,其改革探索的重点是“提供选择”,并没有偏离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方向。
从很多地方的改革实验看,“二次选择”并不只限于单向的中职转普高或普高转中职,“双向互转”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今年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和无锡广播电视中专、无锡市堰桥高中和惠山中专联合举办的普职融通实验班,便是一种“双向互转”。
目前,普职分流的主要依据是中考,一些希望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可能因几分之差被挡在了普通高中的大门之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进入普通高中,但实际上接受职业教育可能对他今后的升学或就业更有利。开展普职融通的改革实验,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体验,特别是在增加对自身了解的基础上,对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再进行一次选择,这样的“二次选择”不失为一种务实之策。
推进普职融通应是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双向互动”,“二次选择”也是两者之间的“双向互转”,但由于它对课程、师资和学分互认等方面的融通提出很高要求,因此改革亟需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
上一篇: 中小学语文应有“大教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