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改革影响 > 从选拔到选择的嬗变

从选拔到选择的嬗变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6-08-22 18:20:13 围观:2272

在去年浙江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中,嘉兴一中高二(10)班学生王恺艺选考的地理科目拿到了最高赋分100分。“我从初中起就喜欢地理,现在高考已经考完了,但我还会参加学校开设的地理选修课。”王恺艺说。

分数不再是唯一目的,学习成为本原的追求,这是一个学生,也是一所百年名校正在发生的故事。校长孙国虎说,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给学校带来最大的“红利”,就是育人方式从“选拔”到“选择”的嬗变。

    顶层设计:课程模型+重组机构

面对高考新局,如何推进课改?如何给学生更多更好的选择?嘉兴一中下的第一步棋是,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基于嘉兴红船文化构建了红船课程模型。该模型由“船体”及“风帆”构成,“船体”代表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是实现人人成才的根本。两条“风帆”分别代表拓展类和研究类课程。拓展类面向部分,旨在使学生分层分类发展专长;研究类课程面向个体,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后两类课程,明显打上了“选择”的烙印。

“有了这个模型,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上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同时,我们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科组二次加工。”孙国虎说。比如历史学科组开发了“臻智”课程模型。臻智I是必修课程校本化,培养初高中衔接能力;臻智II针对有一定人文学科倾向的学生,开发选修课程,讲授文科学习策略;臻智III类似“大学预科”,除高考内容外,会增设“西方建筑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

“这样的模型既有考试的需要,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7选3’中,历史排在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二位。”历史组组长余文伟说。同时进行的另一项“顶层行动”,则是重组管理机构。原设的校务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转变为课改协调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管理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从管理上更加明确责任与分工,凸显了当前教改与课改的新理念。”孙国虎说。

    组织教学:课程开发+学科教室

在学校课程模型和学科组课程模型的框架中,每个教师进行着课程的开发。据了解,目前嘉兴一中已经形成了四类课程开发范式:学科拓展式——形成源于学科又高于学科的网络状知识体系;项目融合式——以某一项目为核心融合各学科相关知识;成果衍生式——以某一研究成果为基石,形成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活动整合式——以学生活动积累的案例为基础,形成体验型校本课程。

化学教师张曙光以“嘉兴水污染防治与处理”项目开发的课程,吸引了80多名学生参加。他们可以到环保部门体验最先进的中子、红外、核磁共振等检测技术,可以在选修课时间去检测南湖水质。“除了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去年就有4个学生报了大学的环保专业,相信今后会给更多孩子的‘7选3’提供参考。”张曙光说。

新的课程不断开发出来,对教学场地提出了要求。嘉兴一中目前已建成语文、数学、地理、物理高端实验室等7个学科教室。在物理高端实验室,记者看到有声速测试仪、3D打印机等设备,有的达到了大学物理实验设备的规格。“我们还在规划英语、化学、创客中心等9个学科教室,届时学生会有更多的选择。”孙国虎说。

    学生选择:生涯规划指导+分类分层走班

什么职业是最适合自己的?从高一开始,嘉兴一中就着手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逐步将生涯规划内容融入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比如组织学生进政府、社区、企业,丰富职业体验;举办生涯规划大赛,对学生的职业梦想进行科学论证。该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里面有测试软件、谈心室、集体教室等,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选修课。

孙国虎颇有底气地对记者说:“嘉兴一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7选3’的任何一种组合,也尊重中途变更选择。有的组合只有一个学生选,我们也正常开课。”基于学生的选择,嘉兴一中探索出了“分类+分层”的走班教学。

以化学为例,A班(基础类),化学是非高考选考科目,培养科学素养,通过学考即可;B1班(拓展类),化学是高考选考科目,培养化学素养和化学能力;B2班(研究类),化学既是高考选考科目又是大学的学习专业甚至是今后的职业方向。

物理B2班学生范震昊告诉记者,课堂上老师会讲相对论和引力波,看似和高考无关,但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走班,让我真正找到了适合选考和未来职业的学习方式及内容。”去年,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到嘉兴一中调研后说:“嘉兴一中的课改理论有系统性,实践性又强,突出了具象化和操作性,师生都认同,稳步推进,边改革、边探索、边总结;其他一些学校的课改中所担忧的问题,在嘉兴一中没有看到。”


上一篇: 浙江省课改如何对接新高考

下一篇: 熊丙奇:女排夺冠带给教育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