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考试 更新时间:2017-01-04 19:01:01 围观:3187
摘要: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实施意见》颁布两年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一点四面”考查,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详细介绍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总体目标、顶层设计和阶段性成果,解读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助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如期完成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改革;高考内容改革;教育质量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7年第1期。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总体目标,强调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有利于促进科学选才。《实施意见》是新形势下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自《实施意见》颁布以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不断提升命题内容设计的科学性,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得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导向清晰明确,对于推动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直接关系高考人才选拔目标的落实,涉及千万考生利益,备受教育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实施意见》提出的“科学设计考试内容”“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试卷的命题省份”等具体改革任务平稳落实,考试大纲修订和宣传解读及时有效,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得到增强,改革成效逐渐显现,改革共识和良好氛围逐渐形成。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重要节点,为详细了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总体设计、关键措施和进展情况,聚焦改革重点问题、解读社会关切热点,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
新形势下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高考内容改革的再认识
问: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被称为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改革。国务院发布《实施意见》已有两年多,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发布,在近期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些新形势都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考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当前形势下,您对于两年前提出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新的认识?
答: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教育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高等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是教育工作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纲领性文献。这一讲话的核心就是,教育工作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育和人的培养上要始终贯穿立德树人这一核心要求。
高考作为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对于基础教育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更高的层面看,高考也是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好高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关、起点关,发挥好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助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性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下,我们要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确保人才选拔质量和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科学建构。
问:《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为落实新形式下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以及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主旨以及总体目标是什么?是如何部署的?
答:《实施意见》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即“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新形势下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高度,我们将高考的核心立场明确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第一,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考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根本立场自然是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要利用高考这一特殊方式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服务选拔。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通过高考制度,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我们不仅要看到高考命题质量与大学入学新生质量之间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更要看到高考对社会纵向流动、社会结构形成和社会长远发展所起的预选和配置作用,因此,高考必须保证科学、公平,保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保证良好的区分效果。
第三,导向教学。除了选拔功能,高考因其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主渠道的特殊地位,对于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教学,客观上还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高考也就自然被赋予了导向教学的功能。高考的功能定位、内容改革及命题实施,也都要基于教育全局并为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实施发挥关键的导向作用。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建立高考评价体系,贯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把握和谋划好改革的整体布局,解决好“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为什么考”就是指考试定位是什么,“考什么”就是考查目标是什么,“怎么考”就是考查要求是什么,这三个方面问题的解答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框架。
站稳高考立场、实现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绘好蓝图,做好战略部署。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是2014年,启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第二步是2017年,全面推进改革并形成阶段性成果;第三步是2020年,高考命题科学化水平整体提升,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国家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等构成的支撑体系基本建立,整个考试更具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进展
问:两年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一点四面”的考查,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高考为什么要强调育人功能?2016年高考命题是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考内容改革如何做到常做常新?
答: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出现了关注成“才”有余、关注成“人”不足的功利化教育等现象。立德树人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关乎千百万青年的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高考客观上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考试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负责高考命题的同志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要始终把坚持立德树人放在工作的首位。把立德树人这项强基固本、凝神聚气、事关中国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持续抓紧、抓好、不放松。
2015年,根据中央精神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我们提出了加强“一点四面”考查的改革重点,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的考查,不断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2016 年,我们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凸显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放在首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的成果,彰显了时代精神。在高考命题中坚持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整体推进,各有侧重,与学科深度融合,发挥不同学科的育人优势并形成德育合力。语文试题凸显“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文科综合试题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优势,取材现实社会生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反映国家发展战略及成就,着力体现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和唯物史观,突出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数学、理科综合试题积极落实“一点四面”,以前人对数学、科学的认识为素材设计试题,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挖掘科学史的价值,充分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深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英语试题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助力文化品格培养,通过选取与文化有关的背景材料,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智慧和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广泛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中国情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立德树人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核心,要常做常新,而不是一时之说。立德树人作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引领改革的全方位推进,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立德树人不断得到更好落实的过程。加强“一点四面”考查是高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明确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下好了“先手棋”,迈出了改革关键的第一步。2016年,我们进一步提出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重大举措。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人才选拔的核心体系,既为高考命题提供科学的标准,又有力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途径和助推器。“一点四面”考查和“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列组合创新,从方向引领到标准建设,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得到制度和技术的支撑,从而提升到新的水平。
问:《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试卷的命题省份”的改革任务。社会各界对政策变化和使用全国卷高度关切,为什么要进行分省命题格局调整?使用全国卷是否意味着将来全国会使用同一张试卷?
答:增加使用全国统一试卷的命题省份,是站在充分体现国家人才选拔意志的政治高度,从维护高考权威性和公平性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使用全国卷,有利于准确体现国家要求,实现通过高考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引导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高高考命题质量;有利于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不同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使国家考试更加科学、更加公平。
使用全国卷并不意味着各省份使用同一张试卷,而是实行“一纲多卷”。实行“一纲”,是保证全国统一高考的共同基础,通过“一纲”使各类型试卷遵循全国统一的考试要求,充分体现国家人才选拔要求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实行“多卷”,主要是有利于高考试题更好地适应不同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由于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进度不一,高中教育教学及学生实际水平参差不齐,使用不同类型试卷能够更加适合学生的水平,提高试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行“多卷”还有利于全国统一考试安全。当前高考作为一项高利害考试,组考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试卷,可以降低全国统一高考的安全事故风险。
2015年以来,江西、辽宁、山东、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湖南等省份相继全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分省命题格局调整平稳顺利,全国卷试题质量稳定,社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肯定。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仍继续依据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实行分省命题,形成了全国统一命题和少数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新格局。这一安排既是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及高中课程改革试点的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全国高考命题水平提升和推进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顶层设计及阶段性成果
问:您近期撰文发表的《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提出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战略中有何重要价值和意义?构建高考评价体系有何基本要求?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对教育领域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指出了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党和国家的这些方针政策都是高考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贯彻落实的重点内容。然而,这些方针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高考人才选拔的要求,才能贯穿到高考的全过程中,使高考更好地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育人方式。高考评价体系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连接宏观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和高考人才选拔的桥梁和纽带,是高考助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突出方向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和引导放在首位,突出加强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要求,体现高考所承载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第二,坚持科学性。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体现各类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共性需求,科学把握教育教学、学生素质发展和人才选拔规律,有效提升高考人才选拔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反映时代性。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反映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的时代要求,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助力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体现民族性。我国文化、教育和考试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选拔观念,突出伦理道德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都是我们需要反映和弘扬的。第五,凸显现实性。我国高考是大规模高利害考试,又因考试文化和环境等因素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高考不仅要确保选拔的科学性,还要关注人民群众对公平性的诉求、对素质教育的导向和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尽管修订幅度不是很大,但还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次考试大纲修订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确保考试大纲修订的积极作用得到落实?
答: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既是命题的直接依据,又是备考的重要指南,对高考命题、学生备考和教学育人的影响都很大。《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命题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就是综合体现这两方面依据,通过科学制订而形成的高考命题标准。因循高考所秉持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高考考试大纲集中体现了命题标准、选才要求、备考依据和改革载体的功能。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变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修订都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7年这样一个改革的重要年份,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集中体现高考改革成果,作为承前启后、全面推进改革的重点工作,它具有战略性意义和全局性意义。
第一,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服务于提升教育质量。“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以“质量为纲”。基于此,我们修订考试大纲的首要目的就是提升高考命题质量,进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做贡献。
第二,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考试大纲是高考的考试标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命题的具体指南,更是维护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国家发展规划,立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科学、规范、符合时代要求的考试大纲,目的就是为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定好标准。
第三,巩固改革成果,彰显改革导向。《实施意见》颁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承担了多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项目: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加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一点四面”考查;加强分省命题指导,有序推进高考命题格局调整,逐步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高考外语科目首次实现“一年两考”;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建设及国家外语测评体系建设;等等。目前,这些重点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教育和考试领域逐渐产生深刻影响,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成果丰硕,需要将这些改革成果及时呈现在考试大纲中,这是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场全局性、长期性战役中,巩固改革成果,彰显改革导向。
这次考试大纲修订总体上幅度不是很大,但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导向意义明显。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特别是核心素养要求的呼应,为此,高中教学和复习备考都要作出适当调整和应对。为了更好地发挥积极影响,我们首次通过教育部官网公开发布考试大纲,时间也比往年大幅提前。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组织省级考试机构和教研部门召开全国性会议,对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及时有序发布考试大纲修订的权威信息,答疑解惑,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教育部考试中心还组织专家团队分赴西南、北部、中南、西北、新疆5个片区,进行全国范围全覆盖式的宣讲解读。这种形式的“送纲上门”也是首次,大大加强了和教学一线的直接联系。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考试大纲的修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目前社会上也仍然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心,我们将高度重视、主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引导中学教学及时适应内容的调整,确保2017年高考平稳顺利。
落实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保障措施
问:《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这是全面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整体提升高考科学化水平的长远战略部署和有力保障。助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供全方位保障,其支撑体系如何构建?
答: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规范性要求都很高。完成这项工作,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完善智力支持系统,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成立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智囊团、思想库,是专业化、高层次、开放式的工作平台,承担着跟踪国际国内理论实践前沿、汇聚各方思想经验智慧、引领和推动改革的重任。专家工作委员会由具有一定社会影响、专业造诣高的高考命题、教育教学、测量评价等多领域专家组成。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对于促进考试改革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升高考人才选拔质量,推动考试改革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整体提升高考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性工程。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要有利于整体提升高考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和完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支撑体系,将为改革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和技术支持,推动改革全面、持续深化,确保改革如期完成并取得预期成果。除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外,还将通过三方面的举措来构建完善的支撑体系。第一,加强国家题库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考试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将成为我国高考全流程“总装线”的核心和支柱,借此助力我国高考整体科学化水平的提升。目前,题库建设和基于题库的命题工作体制机制已成为满足高考“一纲多卷”“一年多考”的强有力保障。第二,科学研制国家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助力国家英语考试提升科学化水平。国家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不仅能够为英语考试带来统一的标准,同时也将促进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目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完成主体研制,将于2017年正式公布。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研发工作也在顺利推进中,计划在2020年前逐步推出。第三,加强现代化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建设,提升高考服务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高考作为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建设,推动考试理念、技术、制度和整个业态的深层变革,增强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是推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持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高考服务学生、学校、国家和社会发展能力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