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高考改革不可能是一片赞扬

高考改革不可能是一片赞扬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7-08-01 10:05:11 围观:397

对话动机

吴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中国教科院-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组成员参与纲要研制工作。

恢复高考四十年来,高考制度改革在不断进行中。我国高考制度为何、发展趋势怎样,为此,他就“高考制度发展与变革”话题接受了新京报记者访谈。

招考合一

新京报:能不能介绍一下我国高考制度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分别由哪些部门来进行管理的?

吴霓:高考制度是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个类型,有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我国目前高考实行的是招考合一的制度,也就是说,考试是招生的前提和最直接的录取标准,考生参加高考之后,按照考试成绩即刻进入招生录取环节,所有工作在一个连续完整的时间段内完成。

我国的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管理,各省也都设有教育考试院。考试院里有一个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专门负责高考招生工作,负责本地区的招生计划、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等工作。

新京报:能不能梳理一下我国高考制度经历过哪些比较重大的更迭?

吴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考部分沿用了解放前各高校单独招生,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的办法。

1952年成立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以全国统一高考为基础的高校招生制度基本确立,进行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招生管理。

到了“文革”时期,高考制度中断,曾经实行过推荐上大学,推荐工农兵大学生,从工人、农民、军人中推荐表现突出的青年上大学。

1978年6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以此恢复了全国统一高考、依据考试结果统一招生的体制。

新京报:恢复高考对于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吴霓:从大的方面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高考制度为我们的国家建设输送了亟须的人才。

从小方面来看,随着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教育制度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恢复高考以后,大学生需要授予学位,才出台了第一个学位条例,后来到了1986年出台了义务教育法,也就是说,高考恢复之后,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才走上正轨。

从整个社会来看,高考给予了广大人民群众一条上升的通道,农村的孩子、穷人的孩子都可以通过高考这条路径,实现人生梦想。

改革推进不可能是一片赞扬

新京报:恢复高考以后,高考制度不断进行改革,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这些改革措施中的得失?

吴霓:高考制度要进行改革,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了,它赖以生存的条件变化了,肯定就要进行调整,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比如,最初全国统一试卷,试卷要兼顾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特征学生的需求,很难做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搞了分省命题。

然而,区域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有些省份出的考题质量比较好,有些不怎么样,有些地方管理很松散,有些地方管理很严格,管理松散的地方甚至会出现考题泄露事件。

此外,如果没有统一衡量标准,不同省份试题难易程度不同,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省份招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进入同一所学校学习可能会带来问题。

另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大量流动人口子女的孩子考试需求,如果他们在父母工作的大城市借考,由于和户籍所在省份的试卷不一样,很难实现,所以现在我们又开始回归全国统一命题。

新京报:每次高考制度的改革都会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吴霓:改革肯定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一项改革的推进不可能是一片赞扬声。比如说异地高考,我国目前有2.4亿流动人口,这背后就有几千万的孩子跟随父母在异地就学,他们如果在当地参加高考,肯定就要挤占当地升学的指标,当地人肯定就不愿意。但是如果从中华民族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这部分人群不能享受在本地参加高考的权利,是不是不公平,要看怎么去看。

分类考试、教育大众化趋势

新京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分类考试,能否介绍一下?

吴霓:我们以前的高考是淘汰性的、层级性的考试,考完之后根据成绩,决定考生上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等,考生以淘汰的形式进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

实际上,有些学生偏重于理论思维、科学研究,另一部分人偏重于动手能力,由于我们的考试是一把尺子去笼统衡量,很多进入到技术岗位上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考试成绩在那儿了,不得不去。

因此,我们现在开展将普通高考招生与高职招生分类进行,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6月份基本是普通高校的高考和招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安排在春季高考,两类考试分开,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去向,这就不完全是淘汰性的,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兴趣去选择。

新京报:高考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有人说现在大学生泛滥了,文凭也越来越不值钱了,您怎么看?

吴霓:一个社会文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是大趋势,大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一种文化需求。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但是,通过什么渠道实现教育大众化,这是值得研究的,并不是把大学的门全部敞开就叫高等教育大众化,放低了大学的基本标准去敞开大门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我认为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比如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继续教育与正规教育之间的互联互通,让人民群众通过业余学习也能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就非常好,通过自学考试修够了学分,一样可以取得学士学位,国家也是承认的。

另外发展社区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典范。任何人都可以到社区学院学习,如果继续想去高水平大学深造,可以拿社区学院的学分,申请到高水平学校继续学习。

新京报:您说的这种从社区大学申请到高水平大学,为什么我国不能实施?

吴霓:这和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教育发展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且我国很多高校之间的互联互通还没有建立起来,包括学分互认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也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之一。

过去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夜大、函大,但是很多疏于管理,教学质量很低,有的做成了创收渠道,所以现在很少了。教育的改革不光是教育部门一方面的改革,还牵扯到很多方面,比如说诚信体系,监督管理制度等。


上一篇: 海南高考改革后首届高一有这些变化

下一篇: 教育时评:树立高职发展自信的关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