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9-02-28 19:19:57 围观:3225
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培养具备完备知识结构与完整人格的人,既是一种养成教育,也可作为一种公民终身教育。通识教育关键在“通”。所谓“通”,一是通生活层面的常识、知识、情趣与社会;二是通学识方面的相关领域;三是通古今与未来。
首先,作为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知识性、情趣性与社会性。缺乏常识与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导致盲目信仰乃至上当受骗;缺乏情趣,在日常生活中会导致乏味无聊乃至厌倦生活;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公民的自由与责任意识,则容易或坐井观天、妄自尊大。而通识教育作为养成教育,应当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常识、知识、情趣及人与人关系等社会生活规范结合起来,兼顾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情趣性和社会性。
笔者在“《诗经》导读”“诗歌与中国文化”等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文学作品的文本,分别适时地将古代天文、地理、器物、审美、情感、讽喻、神话、历史、哲学等内容纳入课程,全面展现出古代文化长卷,启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化情趣,引导学生将专业之外的功夫用于提升自身情趣与品格,受到学生欢迎。
其次,作为人文领域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文、史、哲。回归人文领域,提升人文关怀,在人文学科领域打通文、史、哲,结合真、善、美,追求物我各安其分,追求内外兼修、身心统一的人格境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通识教育的任务。
在学科门类越分越细的今天,学者们固然在各自领域有了极为深入的研究,然而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门别类研究也带来了弊端:或者,将各自领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目标作为唯一正确的方式与唯一的目标,将其大力推广,甚至试图替代以至碾压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与研究目标;或者,局限于各自领域的研究,无视其研究手段与实验结果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或者,以完全功利性的目标作为唯一目标,只看项目的眼前利益,忽视其结果对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效应。当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致使技术手段已经开始碾压人类生活方方面面,这种趋势归根到底是缺乏整体性思维、整体性设计以及整合性方法的结果。通过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在成为各自学科领域专业人才的同时,具有整体性与整合性思维方式,具有通观全局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保持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笔者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习期间所打下的文学与哲学功底,以及后来辗转哲学系与中文系的学习经历,为笔者此后力图在通识课程中打通文、史、哲之间的界限提供了学养基础,而在北航讲授通识课的工作经历,使笔者得以实践并深化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在课程讲授中,笔者注重纳入古人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关怀、历史认知与社会关怀、文学欣赏与文化关怀、宇宙观念与终极关怀等内容,展现古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情志、抱负与思想,以启发今人。并纳入传统文化中入世的士大夫情怀、修身的禅思理趣以及关于生死的思考等内容,力图全方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再其次,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历史性。通识教育除在基础层面贯通人的常识领域、人的情趣与人的社会性,在学科层面横向贯通文、史、哲之外,应当在纵向上贯通历史,使人具有纵深眼光,具有未来眼光。贯通历史性,一要具有求真精神,探求诗歌叙事与抒情背后的历史的真相,从古人的角度体会并理解古人;二要具有批判意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今人的角度评判古人;三要具有主体意识,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主体性出发,从今人的角度诠释历史;四要具有整体综观意识,纵观历史长河,从今人的角度展望未来。
《诗经》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大量神话故事,它们并不反映历史真相,然而却反映着古人的时空观念、生命意识、寻根意识,反映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理想。《诗经》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许多体现民生意识、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的内容,这些内容被历代诗人反复吟咏。不论是神话、叙事、寄情、言志、忧患、讽喻,其中一些意识、观念与思想,长期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当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依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从各个层面对诗歌与文化进行理解,有助于今人形成文化自觉,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立文化自信。
(作者:罗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上一篇: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四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