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如何进行学业生涯规划?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如何进行学业生涯规划?

 更新时间:2019-03-30 16:32:14 围观:1950

有人说,高中生青涩而稚嫩,普遍阅历浅薄,缺乏规划人生的能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为时尚早!还有人说,高三学子学业负担重,需要为高考做准备,很难有时间去认知自我、熟悉社会环境,何不等高考结束之后再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生涯规划的决策是要建立在对自身及社会环境的深刻认知之上的。而在认知自我与认知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高中生都难以达到要求,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呢?

高考改革后的大学录取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个性特长需要在“档案”里全面展现。因此,在孩子小时候,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需要一以贯之地真正发现他们的特长优势,持续不断地精心准备,做好初始阶段的生涯发现。

如喜欢折腾机械、玩具,就培养他当科学家;如喜欢读书说话写话,就培养他当文学家;如喜欢赚钱,就教他做生意;如嗓音清亮、落落大方,就培养他当演员……收集孩子所有的涂鸦之作,记录他们的思想火花,留下成长足迹,高考时就有发挥作用的机会。

何谓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在对个人职业生涯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职业倾向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后,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最佳的学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行动。

简言之,学业生涯规划要依据自身条件设置目标,要依据自身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实现目标。每个人成长经历不同,获取外界知识的程度也不同。老师(或家长)首先要做好高中学生(或初中生、小学生)的导师,发现他们的特长,帮助其分析特长,不断提升其生活格局,再适时规划职业生涯方向,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学识、有境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学业生涯规划有何价值?

确定适合的生涯方向,摆脱盲目的人云亦云

人生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别人对社会职业方面的认识经验可以让你作为参照,但不能受其局限,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就算是社会人都十分看重的主流出路,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如果认识受局限,就会阻碍良好发展。

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应以自己追求的目标为出发点,全面地认识自己,建立长远的价值观,取得自我肯定和对未来职业认定后,有效激活内动力,寻找发挥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完善自我,实现目标。

调整自己的生涯方向,找到心仪的职业岗位

与上一辈不同,现今时代,很少有人会“一份工作干到老”,以致惹来“三分钟热情”的评价。究其原因,有的是对自身了解不足,受一时的兴趣好恶所影响,有的是过分美化对未来的期许,到后来才发现落差太大,有的是随着自身情况的转变而目标随着改变。

学业生涯规划,就是要让我们对未来的构想更客观更全面,避免个别因素或主观印象错误引导自己的目标,减少走弯路走错路的可能。学业生涯规划要在规划过程中不断反思,在体验中弄清自己的想法与能力,帮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即使在后来更改了当初的选择,也会“有理有利有据有节”。

如有的同学,在小学时想当科学家,在初中时想当教师,读高中时想上好大学,工作后想考公务员……这个同学的理想在不断转换,也就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方向,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最高理想,在客观规划自己心仪的人生目标。这个改变,单靠一己之力难以达到目标,需要家长和导师帮助规划实施路线。

全面了解专长,认真学习“选择的课程”

通过对学业生涯规划,有效解决“定向、定点、定位、定心”的问题,尽早确定目标,选择职业范围,把握职业定位,保持正常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把高中阶段的每门课程和大学阶段的每门专业都学习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学业生涯规划犹如指南针,无论是参加社团实践工作还是今后寻找就业单位,都可以更有方向感,做到有的放矢。比如,一个职业中往往需要一些资质证明,如会计证、律师证、教师资格证等等,在大学里,充分利用时间,自学考证,就是规划也是目标,这对于找到规划中的职业生涯有很大裨益。

高中开展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就目前而言,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哥伦布破蛋定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生涯规划是一生的事业,它并非是一次性或者短期的行为。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也并非是要求中学生现在就做好未来规划,而是希望中学生可以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如果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能够开始对自我及社会外部环境进行探索和了解,并展开各种针对性的社会职业实践和尝试,对于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很大裨益的。

目前我国高考现状的变革

当下,虽然我国中学教育在生涯规划方面还鲜有引导,甚至很多中学生还普遍认为生涯规划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

但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必须”,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无一不在强调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强调,基础教育应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让学生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和专业,制订个人修习计划,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佳人生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

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人生定位和生涯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业生涯规划的3个考量指标

一是目标取向,二是能力取向,三是机会取向。

在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家长起决定性作用。正确认识这三个考量指标,家长不能只满足于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嘘寒问暖,更不能凭“一次测试、一次引导”就决定学生的“终身”。

家长和老师要在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关注现实中“行业、薪水、地域等”影响力方面投入精力,畅通外界各方信息渠道,正确引领生涯规划。

上一篇: 《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审议通过

下一篇: 高校自主招生要在“从严”中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