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中高考改革下的教育新生态

中高考改革下的教育新生态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16-08-19 18:29:45 围观:3662

    关注专业与兴趣,从看分到看人,重视特长更看重素质……接连几个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地方版”相继出台,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在内,目前,全国19个省份已先后发布本地区招考改革实施方案。

  以此为先导,日前公布的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又激起涟漪阵阵——“3+3”选考,选考科目分数高低分别按100%、80%、60%折算,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校比例达50%,同分不同质……结合之前发布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主管部门推进教育改革的全流程脉络清稀可见。

  改革路径已然确定,但震荡刚刚开始。一系列的举措颠覆了哪些教育领域的固有观念和做法?又给身处其中的校长、老师、家长与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当如何应对?

  从内容到目标,回归基础教育基础性

  “单纯的分数已经完全不能说明学生培养的质量。绝大多数学生不用再为顶尖校的少数学生‘陪绑’。”

  细数北京本轮改革举措不难发现,以文理不分科、“3+3”选考、本二本三合并等为要点,北京的高考改革方案与其他省份相近;而北京中考改革的步伐和变化则相对较大,史地生政首入选考范围,选考科目按分数高低折算计分、50%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校。

  “本次改革的前提是北京的优质高中资源已较为丰富,绝大多数学生不必通过激烈竞争就能进入优质高中,故而不用再为顶尖校的少数学生‘陪绑’。”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解释,北京中考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原来的中考不能覆盖全部所学科目,导致偏科;二是中考重知识考查,对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够重视;三是强调选拔功能,考试题目难度过大导致学生花费过多精力钻研难题,忽视了知识面的拓展,背离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则认为:“北京中考方案比高考方案更加符合教育本质的规律,也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均衡的特点。”

  在新方案的框架中,不光是史地政等传统“副科”得以正名,语数外理化生的考查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加强传统文化和课外阅读的考查,数学增加新定义和开放性题目,物化增加生活案例,考试要点引导着教学方向的改变。

  “这两个改革方案都鲜明地体现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看来,中考改革方案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要求把学生基础打得更宽,而更加重视史地政等长期被冷落的科目。他认为,改革的效果不仅仅是增加了史地政在中考中的比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支撑。语文是中国文化和思维的载体,中国文化和思维一定是建立在足量的中文文献及其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史地政这些学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就失去了重要依托。在这方面知识文化缺乏的情况下,学生的情感发育、意志培养就受到影响,价值观培育也受到影响。

  “这次改革还有一个特点是整体联动,这是很多年的改革都没有做到的。这次从小学一直到高考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在改,说明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还需要打通学段,这也是理解这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措施的一把钥匙。”张斌平补充道。

  中高考改革方案突出选择性的实质是从“追求分”到“培养人”。“未来走班和分层教学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所有的人都上一样的课,现在自己来做组合,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优势。”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校长孙志江说。

  当然,单纯的分数已经完全不能说明学生培养的质量。不少校长表示,考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对教育的影响会逐步减弱。

  格局突变,学校“好”“坏”再定义

  “不能依赖好生源会倒逼优质高中课堂改革,而一般初中则应保持一份平常心。”

  特级教师李镇西不久前发文质疑,“为何一流医院收治最难治的病人,一流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直指一流中学垄断“优质生源”的现象。分数一元化的评价体系下,“好生源”与“好学校”互为因果形成马太效应,已成为教育均衡的一道坎儿。

  生源与学校评价结合的现象在高校同样严重,“宁上本二弱专业也不去本三强专业”的看法根深蒂固。2017年北京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或将意味着考生以批次定志愿的趋向逐步淡化。

  与之相比,北京中考的措施似更有釜底抽薪的意味。史地政等“小科”全部进入选考范围,按照选科得分的100%、80%、60%计分,减少0.2系数的难题、偏题、怪题,让以理化见长的传统名校相对优势缩小,也给一般校发展特色、优化生源提供了空间。50%的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校更是让家长不得不考虑名校与名额孰轻孰重,一窝蜂挤去“好学校”是得是失。

  本次北京的改革方案正是意在颠覆原先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用差异发展、多元格局改变教育资源的版图。

  “解决好学校与好学生问题的立足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观,而挑战在于均衡的含义不应是削平高峰,而是提升低谷。”秦春华认为,“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同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一个城市的高中结构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家庭对教育的理想和需求。”

  人大附中教师刘成章表示,不能依赖好生源会倒逼优质高中课堂改革,而一般初中则应保持一份平常心。“不能说改为校内排名上优质高中就不奋斗了,不改革了,这毕竟是一种人为划分,学校好不好还是体现在教学质量上。无论录取情况怎么样,学生在学习期间提升了多少才是评价学校的标准,虽然很难量化,但学校一定要有对质量的追求。”

“以往课堂教学承担的第一任务是‘传授知识’,现在我们已经将这条修改了。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强调课堂教学要运用知识完成四大任务。现在教学第一大任务就是引导价值观念,这已成为我们新的教学原则,老师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的培养。”张斌平告诉记者,今后好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恐怕不见得是分数上的差别,好学校能培养出更多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有对个体发展目标的规划,形成个体发展的优势特长。对老师而言,就要改变教学观念,学校要有一系列的课程,尤其要注重课程的实施效果和细节。这同时要求老师跟过去相比要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靠单一的教科书是不行的。

  “好的教育关乎心灵,好的学校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好的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对待。然而,一直以来,学校之间存在差距、各方面有过于功利的教育价值观,把竞争过早引入学校,以片面的、有限的知识学习代替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这样,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听话而会考试’的学生,好学校就是升入好学校比例高的学校。”王烽指出,此次中考改革一方面通过名额分配和专项计划淡化初中学校之间的升学率竞争;另一方面允许学生选择部分考试科目,试图鼓励学生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学有所长”,为初中学校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探索空间。但他提醒,改革力度比较大,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需要及时跟踪解决。

  多元评价——重构好学生

  “家长与其焦虑上哪个学校,不如关注孩子的兴趣培养,关心孩子的自主判断能力。”

  “是社会需求在倒逼教育供给。搁几十年前,我们就需要数理化人才,现在对地理感兴趣也可以,对生物专长也需要,不读大学做电商也行。这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多元的产物。”刘成章认为,“今后优秀学生的标准意味着基础宽厚,专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成章说:“以前学生地理好,学校不一定针对这部分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服务。取消副科帽子后,学校就会配备更优秀的地理师资团队,学生的专长发展就有了肥沃宽松的土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要把目光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而应提供宽松肥沃的土壤,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让人才自然而然地冒出来,这也是教育做系统改革的意义。”

  “家长与其焦虑上哪个学校,不如关注孩子的兴趣培养,关心孩子的自主判断能力,这是他到中学适应分科、走班、选课的前提。所以这方面的准备越充足,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家长要更关注孩子本身,注重老师家长对孩子内在、言行的关注程度。把孩子的兴趣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理想,把理想变成目标,把目标变成事业。”张斌平提醒家长,这个改革需要先改变家庭,然后是改变社会,最后是改变学校。如果说只有一方动,只有学校动,没有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参与是不行的。

  无论是中考选考计分还是高考“3+3”,新方案都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但仍需避免再陷入唯升学论的怪圈。王烽认为,“学生尽早确定选考科目,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升学有用的地方,但有可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对未来发展有长远打算,切忌图一时方便影响将来发展。老师和学校需要对孩子进行选课指导和学科兴趣培养。”

  当然,多样化发展并不意味着鼓励“偏科”。秦春华说:“义务教育阶段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好公民,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但不能因此降低学生的理科素质,这个度非常难把握。由于当前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大学对学生数理基础方面的要求反而是加强的。”

  让孩子有好的发展,除了为升学纠结,家长还能做些什么呢?刘成章表示,从家长的角度,管好孩子更重要。“不要觉得送进名校就没自己的事儿了,孩子的习惯培养得怎么样,家长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提供指导帮助比一味追求名校更有意义。无论分数还是考试,人生有很多没法控制的东西,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是实实在在的。”

 


上一篇: 填报志愿:“热”专业,“冷”思考

下一篇: 上海推出高考新政后 部分学校学科老师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