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研究院 > 行业观察 > 把成长的“土地”还给孩子

把成长的“土地”还给孩子

作者:沈茂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16-08-31 14:41:46 围观:3503

看着一批批充满朝气的学生幸福成长,我经常会沉浸在这样一种思考中:学校该如何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更好、更适性的服务?二十年的校长岗位历练,让我渐渐对学校优质发展有了一些深度的思考。

课堂的“圈养”,带来了学生以厌学为特征的严重问题。当传统教育把教学异化为知识点的传授时,那些无趣的训练便无休无止,使孩子们不仅失去了探究问题等关键能力和自主意识,更从心灵深处泯灭了成长的“内驱力”。

大家都知道土地是农民的至爱,却不知道学习本也是孩子们的至爱。我们看到了土地承包以后农民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但传统教育却仍然顽固地坚守着“传授”为主的古老教育方式。

静下心来细想,为什么我们总也解不开“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纠结?为什么我们的中学生可以获得那么多的世界奥赛金牌,但我们的科学家却与科学的金牌——诺贝尔科学奖一次次失之交臂?可能有许多许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没有根本上认识“一流考生”与“一流学生”的培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方式确实在认真地培养“一流考生”。

杰出人才一定程度上与其成长方式相关。我们的学生比外国学生聪明,我们的教师比外国教师勤奋,我们的校园也越来越美丽,但我们总是在用一种工业思维指导着复杂的人的成长,用工业生产的流程规范着复杂的教育过程,用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学、统一的分数线去教育、去衡量孩子们。结果,他们表现出了我们引以为豪的纪律、规范与刻苦,但他们同时缺失了自主,没有了个性,迷失于创新……

伊顿公学前校长托尼多里曾介绍说:“我当伊顿校长,有两条重要体会,一是学生们从教室外学到的东西跟他们从教室内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二是学生之间互相学到的东西,至少跟他们从老师那儿学到的一样多。”基于这样的认识,伊顿公学创造出不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在今天的学校中,学生的自由空间太少,教室内的知识学习几乎成为学习的全部,孩子们缺少个性化学习的幸福体验。没有了异想天开的问题探究,缺少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个性的成长就没有了自己的“土地”。

我们在法国、德国考察时发现,德、法两国的中小学都有一种称之为“项目研究”的课程,甚至连他们的幼儿园也有类似课程。1998年,我就在法国听到过其教育部有关官员介绍综合性课程——主题教育法的具体做法。在巴黎久负盛名的圣-路易中学,我们较深入地了解了“项目研究”的开发情况。欧洲考察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不仅仅是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学习的空间决不仅在教室内;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探索的项目研究,实质上就是给予了孩子们一片自由学习、自主探究、个性成长的肥沃“土地”。

把“土地”还给孩子,因此成为我校教育方式转变的一种实践。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在学校课程设计中,我们不仅提供了国家课程学习的各种服务,还开辟了众多的“自由土地”:科技节(5月份)、体育节(10月份)、艺术节(12月份),每个节其实就是一个课程板块,一般蕴含50至60项活动,活动都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组织和自主参与;我们鼓励、支持孩子们组织各种社团,并对社团活动予与资金、资源和专家团队的支持帮助。学校形成了“天一科学院”“天一人文社”“天一艺术团”“天一运动队”四大社团板块,蔚成了近百个学生社团蓬勃活跃的良好局面。每周四下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上百个方向的选修课开课,让孩子们奔向自己喜欢的“土地”……

我们着力把学校营造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假日新视野”给了孩子们激扬兴趣、施展才能的舞台;周末系列讲座、校本选修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与孩子们面对面,天文、地理、科技、军事、时政、经济、家政、历史、文化等应有尽有;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各有自己喜欢的课程,快乐地体验、探究、发现;社区服务,让孩子们内心滋长了责任、兴趣。


上一篇: 尹后庆:学校教育必须直面“新质量时代”

下一篇: 学校的脚步,不妨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