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更新时间:2018-11-23 17:57:17 围观:2153
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严铁军
期盼已久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27日终于发布了,这与我个人的期待晚了几个月,想其原因,应该是与政策的对上争取、《方案》在全国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承上启下的引领任务、对《方案》各方意见的统一和面对生源大省的复杂情况的稳妥慎重等都有关系。迟迟不公布《方案》,真有点担心部分学校2017级课程安排,应对不当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令人放心的是,等级考的时间安排到了2020年六月初夏季高考之后,这样高中学校2017级的课程安排会从容得多了。从现已发布的《方案》分析,可以说“亮点纷呈”。
一、《方案》发挥了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改革)中省级层面承上启下的引领示范作用。新高考改革2014年开始启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边试边改,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引领“多样化选择性”教育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为后续改革的省市提供给了宝贵经验。第二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只有山东、海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而在这四个省市中山东作为生源大省,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各类生源分布情况,都比海南、北京、天津更为复杂多样,山东《方案》无疑承担了继承、改革、发展、示范的重要任务。从山东发布的《方案》看,山东《方案》在对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继承和发展上积极有效,山东改革的过程延长了,坡度变小了,改革思路更加稳妥,符合了山东教育生源基数庞大、经济发展差别较大、教育竞争较为激烈、改革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山东《方案》着力解决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山东《方案》对第三批第四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堪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版。
二、抛开春季高考看,《方案》继承了浙沪两省市的宝贵经验。在学科选择性方面实行了等级考和合格考,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实行了等级考的分级赋分、折算计分的办法;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实行了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成绩二选一;推动和深化了三位一体招生,等等。
三、《方案》着眼于问题导向,致力于规避和解决问题,使得《方案》更符合山东实际。1.《方案》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了合格考和等级考,合格考覆盖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仅仅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而且难度较小,考试独立进行每学年组织两次,只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合格考成绩合格后学生可以更加安心准备等级考和高考科目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方案》中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学生选科的组合方式有20种,方便了高中学校的课程摆布,选课走班的复杂性降低。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考且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之后进行,使得高中学校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学科学习时间上大的波动;也规避了两次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引发的优秀学生的“占位考”。
3.等级考赋分办法在100分中取80分按照A(3%)、B+(7%)、B(16%)、C+(24%)、C(24%)、D+(16%)、D(7%)、E(3%)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分区间为10分,分别为91-100、81-90、……21-30,这种等级分布和每个等级占10分的策略,基于山东省历届高考成绩分布大数据的支撑,让3%的同学去分配91-100的分数而不是平均10%的同学,这样优秀学生优势更大,体现了对学生学科“长板”的重视,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成为《方案》的一个突出亮点。
4.为了更细致体现学生在全省同学中的学科水平和本学科水平成绩在招录总分中的公平占比和贡献,等级赋分还实行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的转换,即将原始成绩在相应比例区间的位置比等价为相应级次10分区间的位置比对应的位置分数,并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计入录取总成绩。这实际是对于进入相应等级区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转换成绩的排序,并让这一成绩影响到录取总成绩,由于这一成绩的运作区间是1分,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原始成绩相差1分,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可能相差三分现象。《方案》可以说在等级赋分办法上大大减少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转换中分数的变形程度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对于招录总成绩的贡献问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比较”上的公平。当然,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分值临界点问题无法规避,极少部分人会幸运,所选三门都幸运的可能性也会有概率的正态分布,而且会有所抵消,所以,这一点已经瑕不掩瑜。
总体看来,山东《方案》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上级在审批这一方案时也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支持态度,在充分借鉴浙沪两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山东的新高考改革采取缓步推进的策略。可能有舆论会认为方案较为“保守一点”,但对于山东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所处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和所应当起到的试点的任务和作用,“保守一点”应当是必需的,相信对于有过改革体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的。
下一篇: 暂缓高考改革,地方政府也需及时释疑